觀光客
👥+1
文學文章
隱藏選單
回應(2)
通報違規

 [文章]你說不清的困境,就是你走不出的困境

Bone
本文:2025-11-16T07:58:13
1926 年深冬的倫敦街頭,一名年邁的乞丐蹲坐在人行道旁,面前放著一塊紙板,上面寫著:「能幫幫我嗎?我已經很久沒吃飯了。」

路過的人偶爾瞟一眼,但沒有一個人願意丟下硬幣。此時,一位衣著樸素、目光銳利的男子在乞丐身旁蹲下,他正是前往劍橋上課的維特根斯坦。

他沒有掏錢,而是伸手擦掉紙板上的字,重新寫上:「我需要一個熱狗和一杯咖啡,共需 10 便士。」

乞丐困惑地看著他。

維特根斯坦卻十分平靜地說:「看著吧,奇蹟要發生了。剛剛那句模糊的『我很久沒吃飯』,只會激起路人模糊的同情,大多數人只會匆匆避開這種道德上的不安。而具體的請求,就像一題清楚的數學題,直接擺在面前,不再是無底的情感黑洞,而是一個能被精準解決的小問題。」

果然,一位紳士停下來,看了看牌子說:「我可以幫你買熱狗和咖啡。」

接著,一位女士直接遞來 30 便士,連「小費」都包含在裡面了。

不到半小時,乞丐的收入竟是過去的十倍。

維特根斯坦對震驚的乞丐說:「你從世界得到什麼,不是取決於你多渴望,而取決於你的語言能否構築一個清晰的圖景。」

他進一步解釋:「你說『世界不公平』,太模糊了,你的世界也因此陷入黑暗。若你說:『因為左腿殘疾,我在施密特工廠的招工中被拒絕。』那世界就出現了一個具體、可被瞄準並解決的問題。」

語言的邊界,就是你世界的邊界。你說不清的困境,其實往往就是你走不出的困境。

回到劍橋,維特根斯坦在課堂上對學生說:「今天聊一個有趣的問題──時間是什麼?」

有人說時間是鐘錶上的刻度,另一位學生補充:「時間像河流,不斷流逝。」

維特根斯坦笑了:「那如果時間是跳躍式存在的,你們同意嗎?」

教室一片沉默。

他接著說:「在自然科學領域,我們要使用清晰、準確的語言,才能有效溝通。但『時間』屬於不可說的範疇。這不是語言出錯,而是語言本身有限,無法完全描述其本質。若硬把抽象的時間,當成具體物品來解釋,當然永遠無解。」

當我們真正審視語言的使用,會發現許多哲學難題,其實源於語言的誤用,而不是世界本身的問題。

因此面對抽象事物,我們應保持沉默,用心感受即可。時間究竟飛逝還是跳躍並不重要;重要的是,為了划清思維與表達的界線,我們必須明白:有些事物,是我們無法用語言思考的。

這位能用「五個字終結所有哲學問題」的維特根斯坦,自小就極為特別。
八歲時,他便開始思考:「如果說謊對自己有利,為什麼還要說實話?」他要求自己絕對坦誠,讓他日後的性格顯得甚至有些冷酷。

十歲時,他自己用木頭與金屬做出縫紉機。
在柏林學習機械工程時,他因課程過於簡單而轉學至曼徹斯特,研究航空工程與空氣動力學。結果一不小心便設計出螺旋槳,成為後來直升機與噴射機的重要參考。

照理說他應成為航空巨人。然而,當他讀到羅素與懷特海合著《數學原理》後,人生軌跡瞬間改變。他拋下飛機圖紙,直奔劍橋,決意征服邏輯與哲學。

不久之後戰爭爆發,25 歲的他本可免役,卻選擇上前線。炮火中,他日夜面對死亡,在極端處境裡重新審視哲學與生命,對苦難與死亡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。

他說,唯有死亡讓他完成對生命的終極開悟。

戰後,他窮得衣衫破爛、身無分文,卻獨自跑到奧地利偏遠山村,當了六年小學老師。因教育理念無法被理解,他最終離開村子,再度回到劍橋。

宏觀經濟學之父凱因斯迎接他時,甚至寫信給妻子說:「上帝來了。我在 5 點 15 分的火車上接到了他。」

維特根斯坦的一生近乎傳奇。他是所有哲學家當中,對現代人思維與生活影響最大的一位──沒有之一。

他在著作裡,幾乎把人類所有的思維誤區都點出來。他認為:若哲學不能直接面對生命本身,那哲學就毫無意義。

他把哲學視為生活的指南,並強調:人的生活問題,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。

哲學存在的意義,是讓每個人都能活得燦爛。

正如他的墓誌銘所寫:「以上的話告訴他們──我度過了極好的一生。」

  👥+1  回應(2)  (DMCA Compliance - Abuse 投訴)
[變更為 舊回應在上方][目前是 新回應在上方]

2 F:2025-11-19T19:40:46
GEEEEEEEEE

Fisher
1 F:2025-11-16T23:01:53
good

[0.15] 🍌